- (瘞)
yì ㄧˋ
1)掩埋,埋葬:~埋。~藏(cáng)(殉葬的金玉器物)。~玉埋香(舊指美女死去)。瘞玉埋香
- 瘞位: 設(shè)瘞坎之處。 ?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?拜壇》: “讀祝官捧祝, 進(jìn)帛官捧帛, 各詣瘞位。”參見“ 瘞坎 ”。
- 瘖默: 瘖默拼音:yīn mò 注音:ㄧㄣ ㄇㄛˋ 詞語解釋猶緘默。閉口不言。 唐 柳宗元 《與蕭翰林俛書》:“讀《周易·困》卦,至‘有言不信,尚口乃窮’也,往復(fù)益喜……用是更樂瘖默,思與木石為徒,不復(fù)致意?!?宋 蘇轍 《次韻子瞻見寄》:“年來效瘖默,世事慵譏評?!?宋 李綱 《貼黃》:“臣伏以暴水之災(zāi),理不虛發(fā);然在廷之臣,瘖默取容,無肯奏知陛下,以克謹(jǐn)天地告戒之意者,不勝憤懣?!?/li>
- 瘞土: 祭土地神。 ? 《呂氏春秋?任地》: “有年瘞土, 無年瘞土?!? ? 高誘 注: “祭土曰瘞。 年, 谷也。 有谷祭土, 報其功也。 無谷祭土, 禳其神也。”
- 瘖蟬: 瘖蟬(瘖蟬)拼音:yīn chán 注音:ㄧㄣ ㄔㄢˊ 詞語解釋蟬的一種。指初不發(fā)音,及得寒露冷風(fēng)乃鳴的蟬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蟲三·蚱蟬》:“未得秋風(fēng),則瘖不能鳴,謂之啞蟬,亦曰瘖蟬?!薄恶壯拧め屜x魚》:“闇蜩,瘖蟬也。”參見“ 喑蟬 ”。
- 瘞地: 祭土地神。 ? 《漢書?郊祀志下》: “祭天于南郊, 就陽之義也;瘞地于北郊, 即陰之象也?!? ? 顏師古 注: “祭地曰瘞薶, 故云瘞地也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