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忌是什么意思
- qièjì
切實(shí)避免或防止:~滋長驕傲情緒。
- 切 qiē ㄑㄧㄝˉ1)用刀從上往下用力:~菜?!?。~磋(本義是把骨角玉...
- 忌 jì ㄐㄧˋ1)嫉妒,憎恨:猜~?!?。~能。~妒。~賢妒能。2)害怕...
- 切憂 近憂。 ? 漢 班彪 《北征賦》: “舍 高 亥 之切憂兮, 事 蠻 狄 之遼患。”
- 切心 1. 猶言痛切。 ? 明 何景明 《應(yīng)詔陳言治安疏》: “必能陳說利弊, 開道禍福, 指斥時事, 為切心之言, 以悟陛下矣。” 2. 從心底里。 ? 蕭紅 《生死場》一: “搖一搖頭, 受著辱一般的冷沒下去, 他吸煙管, 切心地感到羊不是好兆相, 羊會傷著自己的臉面。” II貼心;關(guān)心。 ? 蘇曼殊 《斷鴻零雁記》第十一章: “蓋若姨有切心之事與我商量?!? ? 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十九: “他們今天都在那里聽, 聽得很切心的樣子?!?
- 切念 渴想, 急切想念。 ? 葉圣陶 《夜》: “一種熱望(自己切念的人在門外叩門, 急忙迎出去時懷著的那種熱望)一忽兒完全占領(lǐng)了她?!?
- 切循 撫摩。 ? 《淮南子?俶真訓(xùn)》: “有有者, 言萬物摻落, 根莖枝葉, 青蔥苓蘢, 萑蔰炫煌, 蠉飛蝡動, 蚑行噲息, 可切循把握而有數(shù)量。” ? 高誘 注: “切, 摩也。 循, 順也?!?
- 切怛 深切悲傷。 ?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?王僚使公子光傳》: “父系三年, 中心切怛, 食不甘味, 嘗苦饑渴, 晝夜感思, 憂父不活。” ? 漢 蔡邕 《陳留太守胡公碑》: “逢天之戚, 不獲延祚, 痛心絕望, 切怛永慕?!?
- 切當(dāng) qièdàng恰當(dāng):用詞~。
- 切急 急切;緊急。 ? 《魏書?皮豹子傳》: “今事已切急, 若不馳聞, 損失城鎮(zhèn), 恐招深責(zé)?!? ? 唐 韓愈 《順宗實(shí)錄四》: “雖其所服用切急不可闕者, 客稱其物可愛, 城 輒喜舉而授之?!? ? 《宋史?劉安世傳》: “時倉卒軍興, 饋餉切急。”
- 切己 1. 猶切身。 謂身受窘迫。 ? 晉 葛洪 《抱樸子?崇教》: “亦有饑寒切己, 藜藿不給……釋耒則農(nóng)事廢, 執(zhí)卷則供養(yǎng)虧者, 雖闕學(xué)業(yè), 可恕者也。” 2. 猶切身。 密切聯(lián)系自身;和自己有密切關(guān)系。 ? 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上: “ 文公 精神氣魄大, 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繼往開來, 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。 若先切己自修, 自然不暇及此。” ? 明 李贄 《答周若莊書》: “今之談?wù)撸?切己自反, 果能常寂而常定乎?” 清 戴震 《孟子字義疏證?理》: “反觀內(nèi)照, 近于切己體察?!? ? 魯迅 《三閑集?怎么寫》: “也是凡事切己, 則格外關(guān)心的一例罷?!? 3. 猶切身。 貼心。 ? 《古今小說?楊八老越國奇逢》: “你千鄉(xiāng)萬里, 出外為客, 若沒有切己的親戚, 那個知疼著熱?” 張?zhí)煲?《兒女們》二: “‘ 小銀兒 回來了沒有?’ 廉大爺 小聲兒問, 很切己的樣子?!?
- 切愨 懇切;誠摯。 ? 《后漢書?承宮傳》: “數(shù)納忠言, 陳政, 論議切愨。” ? 《后漢書?馮衍傳上》: “ 衍 聞明君不惡切愨之言, 以測幽冥之論?!?
- 切峻 嚴(yán)厲;嚴(yán)峻。 ? 晉 李密 《陳情事表》: “詔書切峻, 責(zé)臣逋慢?!? ? 《北齊書?劉貴傳》: “修營城郭, 督責(zé)切峻, 非理殺害, 視下如草芥?!? ? 唐 李匡乂 《資暇集》卷下: “時 穆氏 家法切峻, 寧 命諸子直饌, 愁不如意則杖之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