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是什么意思
- hā ㄏㄚˉ
1)張口呼氣:~欠。~一口氣。
2)象聲詞,形容笑聲:~~大笑。打~~(開玩笑)。
3)傴,彎:~腰(稍微彎腰)。
·參考詞匯:
ah
hǎ ㄏㄚˇ
1)方言,斥責(zé):~他一通。
2)姓。
·參考詞匯:
ah
hà ㄏㄚˋ
1)〔~什螞〕蛙的一種,雌的腹內(nèi)有脂肪狀物質(zhì),中醫(yī)用作補(bǔ)品。
·參考詞匯:
ah
- 哈樂根 [Harlequin]意大利即興喜劇中主要的定型角色。開始出現(xiàn)于16世紀(jì)。該角色是一個狡猾、放肆的滑稽男仆,到17世紀(jì)時,成為卷入桃色事件的忠實(shí)仆從。他的服飾開始時是打了各色補(bǔ)丁的鄉(xiāng)巴佬衣服,后來發(fā)展成一種緊身服,上面飾有閃亮的三角形和菱形塊。他手拿一把丑角用的木刀或敲板,頭戴黑色的半面罩。在18世紀(jì)中葉的英格蘭,J.里奇把哈樂根這個角色引入舞蹈童話劇中(參閱啞劇與童話劇[mime and pantomime])。哈樂根也是打鬧劇形式的主要角色,稱”哈樂根式丑角“。
- 哇笑 哇哇而笑。 指小兒笑。 ? 宋 蘇軾 《岐亭》詩之三: “閉門弄添丁, 哇笑雜呱泣?!?
- 哈什 哈欠。 ? 《紅樓夢》第五一回: “ 麝月 翻身打個哈什, 笑道: ‘他叫 襲人 , 與我甚么相干。 ’”
- 哈什螞 hà shimǎ蛙的一種,身體灰褐色,生活在陰濕的地方。雌性的腹內(nèi)有脂肪狀物質(zhì),叫哈什螞油,可入藥。哈什螞是我國特產(chǎn)之一,主要產(chǎn)在東北各省。[滿]
- 哇塞 wāsāi[Dear me] 感嘆語,相當(dāng)于天哪,了不得我阿姨對于看手相、玄學(xué)等等很有一套。哇塞!很靈
- 哈代 [Hardy, Thomas](1840.6.2,英格蘭 多西特~1928.1.11,多西特 多切斯特) 英國小說家和詩人。鄉(xiāng)村石匠和建筑工人之子,在開始寫詩和散文以前曾從事建筑工作。從他的第二部小說《綠林蔭下》(1872)開始,他的許多小說都是以假想的英國韋塞克斯郡為背景?!哆h(yuǎn)離塵囂》(1874)是哈代第一部成功之作,其后的《還鄉(xiāng)》(1878)、《卡斯特橋市長》(1886)、《林地居民》(1887)、《德伯家的苔絲》(1891)以及《無名的裘德》(1895),全都表達(dá)了作者斯多伊葛式的悲觀論及他對生命悲劇不可避免的認(rèn)識。這些作品持續(xù)受到歡迎(大多已被拍成電影),主要是由于豐富多樣但容易理解的風(fēng)格和它們綜合了浪漫的情節(jié)和有說服力的人物。哈代的作品漸漸開始與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觀念發(fā)生沖突,《無名的裘德》激起的公眾的憤怒使得他十分厭惡,從此他不再寫小說。后轉(zhuǎn)而寫詩,先后出版了《韋塞克斯詩集》(1898)、《今昔詩篇》(1901)和有關(guān)拿破侖戰(zhàn)爭的長篇詩劇《列王》(1910)。
- 哇噻 同“哇塞”,原是閩南方言,口頭語。是一個感嘆詞,女生常用,表示驚訝、羨慕,表達(dá)程度等同于英文的wow,My God等。